第02版:要闻

义乌“长护险”为失能亲人解忧

▢ 全媒体记者 龚献明

“奶奶,吃饭啦。今天有您爱吃的菜!”在每天上午十时许,护理员卞金标即捧着饭菜来到失能老人陈金菊房中开始给老人喂食了。因老人每天一到中饭时间要睡午觉,工作人员就因人而异,趁老人还苏醒时先给她吃点饭,等她下午2点多醒来后再给她喂些点心。

今年83岁的陈金菊因老年痴呆、慢性肺炎、心血管病等病情加重,导致中度失能,需长期卧床照护。由于子女工作忙,在今年年初,家人商量后就把老人送到了城西养老中心。陈金菊在养老中心的护理等级属“特级护理”,每月护理费用为2700元。今年4月,陈金菊通过了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失能评估,可以享受长护险待遇,每月只要支付675元。“现在有了政策的支持,感觉一下子负担轻多了。”陈金菊儿子陈炜说。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义乌作为国家长护险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和省级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有效破解了长护险运行存在的政策覆盖面不广、筹资渠道不宽、照护队伍不稳、服务质量不高等难点问题。

根据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要求,职工参保人员单位部分按在职职工上月工资总额的2‰比例缴纳,退休人员及城乡居民财政补助部分按该市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比例缴纳,个人缴费部分按该市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5‰比例缴纳,困难群众个人缴费由财政全额补助,2019年义乌市长护险人均筹资123元(其中个人缴费36元/年)。为了提高险种参与率,义乌对参保人员开展“扩面行动”,明确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同步参加长护险。同时扩大政策惠及范围,将评估达到4-6级的中重度失能人员纳入失能照护范围,目前累计为6090名失能人员进行上门评估,其中4级以上的5188人已享受周到的照护服务。

交了保费,服务质量也要跟上。义乌市采取居家上门护理、养护机构护理和医疗机构护理等不同服务形式,待遇实行差异化支付。如居家上门和养护机构的护理服务包平均支付标准均不超出90元/天,医疗机构护理服务包平均支付标准不超出130元/天,长护险基金分别按80%、75%和70%比例支付,困难群众按100%支付。目前,义乌市有长护险定点护理机构33家,养护床位近6000张。

针对不同的护理服务形式,我市分别组建了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的队伍,其中生活护理员由镇街卫生院实行网格化管理,医疗护理员由镇街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和专业护理机构医护人员担任,并由此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为失能人员及时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其中,全市有17家上门医疗护理机构1560余名在册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为了打响“家服务”品牌,义乌提高了入职门槛,通过开展常态化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同时,通过建立服务考评机制,借助智慧监管,实现对“谁照护、照护谁、在哪照护、照护什么、照护时间”等全程监控,确保服务质量高位运行。

6岁失能儿童傅逸飞因先天性脑瘫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母亲楼来英放弃了工作长期照护儿子。2018年10月,傅逸飞经失能评估,符合长护险保障范围,享受长护险待遇。楼来英也因此成了儿子专属的“家庭护理员”。为了提高护理技能,楼来英参加了由市医保局牵头组织的对失能人员护理的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由此,楼来英不但可以照护好失能的儿子,还成了市福利院的一名护理员。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目前我市已建立3717名生活护理员、1560名医疗护理员的稳定护理队伍。

“长护险经过两年的制度实践,现已形成覆盖全民、待遇均等、服务便捷的基本政策体系和经办服务机制。通过整合全市医疗、养老及护理资源,培育护理服务产业发展,为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供保障。”义乌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义乌市长护险参保人数已突破102万,占常住人口比重达77.9%,其中户籍人口参保率达99.6%。自2018年10月运行以来,累计惠及5188名失能人员。

2020-09-1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4162.html 1 3 义乌“长护险”为失能亲人解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