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在义乌,教育不能说没有钱、没有地、没有时间研究

义乌城镇职业技术学校新貌。

义乌城镇职业技术学校旧校门。

▢ 全媒体记者 王婷 龚盈盈 柳青 林晓燕 王佳丽 龚艳 吴峰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民生工程,是一把手工程,更是关乎每一位孩子成长、关乎每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工程、亮点工作。

据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公布的调查显示,我市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从2017年的71.6%上升到2019年的84.9%,从低于全省平均到略超全省平均,从位列全省第67名到排名第36名。这是从不满意到基本满意的阶段性进步。

人民满意度,是衡量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只有努力发展教育,人民群众才能切实感受到民生事业进步。数据背后,是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城市品质之基、产业转型之源、社会首要民生来抓。

在义乌,我们坚持教育不能说没有钱、教育不能说没有地、教育不能说没有时间研究,所有这些都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教育不能说没有钱

“以前我家附近四五公里范围都没有幼儿园,只能让孩子去镇上读书。现在好了,新新幼儿园马上开学,从家走过去只要几分钟。”9月10日,在苏溪镇中心幼儿园新新分院新建工程现场,楼存傅村村民陈阿姨高兴地说,“我们本来想把孩子送到市区去上幼儿园,没想到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幼儿园,立马赶来报名。”

苏溪镇中心幼儿园新新分园位于苏溪镇联合村,概算投资1800万元,按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建设。园长毛小华介绍,联合村是拥有4个自然村、2000多人口的中心村,学校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周边儿童入学压力,其建设一直颇受附近村民的关注和期待。此前,学校已组织家长参观园内环境和教学设备,家长们纷纷表示赞许和肯定。

在义乌,我们坚持“教育不能说没有钱”。教育不能有多少钱干多少事,而要有多少事要多少钱。像苏溪镇中心幼儿园新新分园这样新建设的学校数不胜数。

赤岸初中很多建筑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投入4600余万元新建了综合楼、学生宿舍、教师工作间、田径场,学生外流逐年减少,中考成绩进步明显。

解决了星光实验学校拖延8年之久的选址难题,投资83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新校园,今年9月开学,特殊教育服务年限从原来的9年提升为15年,下步将打造全国领先的特殊教育学校。

树人中学迁建前是危旧校舍,2018年投资1.2亿的新学校一期工程投用并实行公建民营,投资1.5亿的二期工程也将在2022年春季投用。

赤岸镇毛店幼儿园、尚阳幼儿园,大陈镇东塘幼儿园、楂林幼儿园,苏溪镇新新幼儿园、巧溪幼儿园,上溪镇黄山幼儿园、溪华幼儿园,全部以省二级园以上的标准设计建造,改变了义乌山区没有公办幼儿园的历史。

艺术学校搬进了新校区,宗泽小学青砖黛瓦马头墙,佛堂小学与古民居交相辉映,状元里校区德国设计,楂林小学凸显农村竹文化。

我市教育事业迈入发展快车道的背后,正是教育保障力度明显增强。

“我们坚持优先投入、优先保障,逐步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财政保障体系,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保障实现财政、国资、民资多元投入。

“十三五”以来,全市实施教育工程250余项,完成基建投资47亿元,是“十二五”的3倍。教育财政总量和生均投入也在持续增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从2017年的22.22亿元,2018年的26.1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1亿元。从增幅看,2018年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17.6%,高出全省7.6个百分点;2019年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18.7%,高出全省6.5个百分点。从占比看,我市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明显高于全省和金华平均水平。2019年我市教育支出已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支出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当前我市已制定出台财政扶持民办教育办法,建立了含基本建设、师资、学位、升等、设备采购、“五险一金”缴费补助等在内的补助体系。三年来,教师薪酬增长了60%,已经达到公务员水平。2019年,财政每花掉4元钱就有1元投入教育。义乌每年拿出15%的土地出让金,专门用于教育项目。五年来,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是历史上最大的。

因为我们深知,教育投资是最有效的投资,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

教育不能说没有地

9月1日,经历了380天的“抢”,香山小学胜利校区正式启用。新校园楼宇轩昂,大气恢宏,设有共享教室、智慧录播教室、地下停车场、恒温泳池,让前来报到的1500多名学生欣喜不已。原来,香山小学占地只有18.5亩,挤了28个班,而现在新校区50亩、36个班。

“第一印象就是漂亮!在这上学的孩子真幸福。”胜利二区居民陈先生每天都能从自家窗户外看见香山小学,由衷地羡慕。因为学校操场是蓝色的跑道,陈先生还笑着说那是学校“游泳池”。到了晚上,陈先生还能进校园走走,共享学校巨变带来的红利。在他们眼中,这里俨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义乌,我们坚持“教育不能说没有地”。把最好的地给孩子,让学校成为城乡最美的风景。香山小学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城市有机更新中,为教育腾空间。从2016年的仓后“第一单”,继而转战向阳上片、向阳下片、市场区块、通惠区块,再到现在的孝子祠区块,作为城市有机更新“主战场”,稠城街道努力为教育腾挪土地空间,截至目前,共拿出366亩土地、投资27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10所、幼儿园9所,可新增10770个学位。

在舍得“黄金宝地”中,为教育腾地块。“能拿出这样的‘黄金宝地’建小学,我们看到了政府办教育的决心。”诚信社区居民王先生这样评价新建的福田小学教育集团湖塘校区。福田小学教育集团湖塘校区位于工人北路与大通路交界处,国际客运中心北面,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地段。但为推动福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福田街道舍得腾地建学校。当前,福田小学教育集团湖塘校区、福田二小、福田中学等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将大大缓解辖区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

在敢于啃硬骨头中,为教育谋发展。从最开始的固执到后来的态度松动,赤岸镇工作人员跑了10多次农户家做思想工作,只为了让毛店幼儿园能够顺利开工建设。毛店幼儿园解决的是赤岸三角毛店村教育链条缺失的问题。但在征地过程中,却因一处违章建筑的历史原因难以推进。为了赤岸的教育发展,赤岸镇发扬“啃硬骨头”精神,锲而不舍,最终得以攻坚。如今,赤岸镇毛店幼儿园已拔地而起,并于9月1日正式开学,4个班级已开班上课。

在义乌,每个镇街都在这样干教育。“十三五”以来,全市新增教育用地近1400亩。市里还明确,教育规划先由教育局提出需求,再交给自规局,就是要确保落地。“十四五”,义乌还将拿出5000亩以上土地发展教育。

教育不能说没有时间研究

每个月、30次、120余个……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义乌对教育“没有时间研究”说不。

好的教育需要好的顶层设计为引领,需要系统性规划为支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坚持“教育不能说没有时间研究”。教育是一把手工程,教育部门要成为强势部门,教师要成为受人尊崇的职业,教育事业要成为全体义乌人的事业。

从2016年10月开始,义乌专门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月召开教育专题会,研究教育、解决问题。至今市级层面已召开30次,解决问题120余个。

与此同时,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全市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师生健康。各镇街坚持问题导向,把时间花在刀刃上,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座谈会等形式,尽最大所能为教育发展助力。

研究什么?

教师的待遇和各种人文关怀问题,解决代课、住宿、青年教师成长、女教师和离退休教师关爱等,让老师们有更多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创新建立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扩招备案制教师,鼓励银龄教师发挥余热,努力克服编制紧缺问题。

推进“教育倍增计划”“新百园工程”,全面谋划涵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城市教育新格局。

坚持两个百亿干教育,百亿干义务教育、百亿干高等教育……

我们同样研究学校、师生关键小事,比如完成80余所学校槽式厕所改造,偏远山区6500名学生喝上优质水等。

在一系列教育研究推进下,我们看到,学前教育这块义乌教育发展最大的短板之一正在努力补齐。目前,100所幼儿园全部开工,47所已建成投用,年底前还将会有13所建成。

我们看到,义乌“大学城”方兴未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双江湖科教园区平地崛起。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去年春节前一天在上海签约,上个月揭牌;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医学院去年10月签约,今年10月即将开工;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去年1月开工,下个月就将开学,未来将有8000名学生。

我们看到,义务教育正在质变,优质民办学校纷至沓来,义乌公学、育才实验学校、浙大教科、阿优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愈发集中,扩散效应正在形成,义乌整体教育层次和水平正在提高。

我们看到,职业教育也同样发挥着优势,近五年培养1.5万名技能型人才。

强义必先强教,富民必先启智。加快教育发展,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根本大计,是加快建设“两个样板”、抢当“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战略性工程。坚持教育不能说没有钱,教育不能说没有地,教育不能说没有时间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干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巧干,只有苦干、只有抢干!

2020-09-12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4039.html 1 3 在义乌,教育不能说没有钱、没有地、没有时间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