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财经你我他

《人类简史》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 译者:林俊宏

《人类简史》是由1976年出生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一部重磅作品。作者是牛津大学获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本书所论及的内容不但有理工科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知识,更多的有人类学、世界历史、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文史范畴。作者以极其广阔的思路和相当毒辣的笔触,从人类心智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人类文明的变迁。赫拉利认为智人从动物中的普通一员演化为生物链的顶端,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三个阶段。

认知革命(7万年前)

智人原本只在非洲的一个小角落,后来从东非扩张到阿拉伯半岛,并很快席卷整个欧亚大陆,并将原有其他人种几乎一扫而光。

智人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大约7万年前,智人仿佛脱胎换骨,发生了认知革命,至于为什么发生认知革命,无从得知。认知革命发生之后智人可以绕过基因组,通过语言的快速通道,传递信息并完成共同想象,由共同想象指引智人战胜其他人种。

智人在战胜自己的兄弟姐妹之后,继续走出亚非大陆,并如同洪水一般席卷全球,所到之处,灭绝了大量的动物,晋升为生物链顶端。

农业革命(12000年前)

智人一路杀害同类、灭绝动物、焚烧森林,但是却败在了以小麦为代表的农作物上。人类现在往往号称征服了小麦,开始了农业革命,可是事实上应当是小麦征服了人类。小麦等作物以其在单位土地上可以提供更多食物的优势,改变了智人的生活方式。更多的食物可以养活更多的智人,于是智人的数量在农业革命之后呈指数增长。以生物存续的角度来看,人类数量增加,就是DNA拷贝数量增加了,人类更不容易灭绝了,但是个体的生活质量较原始富裕社会下降了很多。农业革命对于智人来说就是一个陷阱。

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空间缩小,但是时间却变长了,采集者只要活在当下就好,但是农民却需要想着未来。为了追求未来的安逸生活,就需要建构秩序。这种秩序并非自然规则,而是由大家想象所构成的。

作者以《汉谟拉比法典》和《独立宣言》为例,前者将人分为上等人、平民、奴隶,是典型不平等法律;而后者认为人类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两者价值观完全相左,由此可以证明秩序并非客观一直存在的,而是大家的共同想象。

所有社会的背后都有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但种种秩序却又各有不同,而不同的秩序却都存在阶级和歧视。秩序这种共同想象是起源于统治者,统治者为长治久安,运用秩序来控制被统治阶级。

人类的融合统一

几千年来,规模小而简单的各种文明逐渐融入较大较复杂的文明中,于是世界上的大型文化数量逐渐减少,但规模和复杂程度远胜昨日。人类从无数的部落演变成几百个国家,现在又向世界大同的地球村进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基础分别是货币、帝国和宗教。

因为农业革命出现了剩余,有了剩余就出现了交易,为了实现多方之间的交易,出现了金钱这个一般等价物。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为什么我们会相信货币,原因往往在于:我们的邻居相信。人类通过共同想象的货币进行交易,发展。

虽然黄金和白银影响深远,但是也别低估了刀剑的力量。拥有刀剑力量的帝国作为一种政治秩序,有两项重要特征:一,帝国必须统治者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二,帝国的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

宗教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宗教的重要性就在于让人类想象出的脆弱架构有了超越人类的合法性。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越人类的秩序之上,它具备普世特质和推广特质。

商业、帝国和宗教,最终将几乎每个智人都纳入了我们今天的全球世界。

科学革命(500年前)

因为相信宗教,智人认为世界是上帝构建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已知的,我们不能也不应有所突破,但过去的500年,人类越来越相信科学可以提升人类的能力。

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宗教)有三大不同,即: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取得新的能力。科学革命从其特征来说,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

科学的飞速发展,不仅因为其有区别于之前知识体系的特点,也源于其与帝国和资本主义的联姻。科学家为帝国提供了各种应用知识、思想基础和科技工具,助力欧洲人征服世界。欧洲征服者对于科学家的报答,则是提供各种信息和保护、资助研究、传播科学的思考方式。

然而不论是建立帝国还是推广科学,没有钱都是万万不能的。近代人类发展出“信用”这种金钱概念,信用代表着目前还不存在,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货品。信用可以使我们预知未来,打造现在。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进步的概念,“大饼会变大”,这也是信用产生的原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荷兰帝国崛起都是因为金钱所致。

资本主义发展依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能源和原料。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工业革命找出新方法进行能量转换和商品生产,于是人类对周围生态系统的依赖大减,其结果导致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污染猖獗,与此同时,家庭和社群消失,两者被国家和市场取代。

书写至此,赫拉利笔锋一转,报以人文关怀,以历史学家的视角关心人类的发展是否使你幸福?是否使你快乐?他认为这个问题很难量化,因为快乐和幸福并不存在任何像是财富、健康以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与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快乐与否,以生物学观之,就是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的问题。随着科学革命发展,人类打破生物因素的限制,开始使用智慧设计法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向: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工程。

打破自然规则,智人已经可以化身为神,但是我们将要成为的可能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恶神。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2020-09-06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8781.html 1 3 《人类简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