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稻花香里说丰年 金秋良田美画卷

——记我市种植大户冯向伟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立秋后,赤岸镇乔亭村广袤田野间稻浪翻滚,农舍相连,远山尽翠,田园风光正好。时下,义乌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的3000多亩水稻也由青渐黄,又迎来一个丰收季。

走近看,稻花开了,小小的嫩绿色花朵和谷粒儿差不多大,细小的花粉挂在稻穗上。金华市水稻技术首席、义乌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向伟正在田里忙活。“您看,田里的水稻长势还不错吧?多亏了市科协、农业农村局派来的农业专家,送来了增产增收的‘农业经’。”看着即将成熟的水稻,冯向伟与记者聊天的心情格外好。

如今,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冯向伟种植的千余亩水稻依托市科协等部门农业技术支持,引进了水稻新品种,新农业机械,并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使得水稻结构更优、产量更高。合作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信用AA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金华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金华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义乌市龙头企业”。

一种信念——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从跃出“农门”到回乡创业,冯向伟努力追求着梦想中的田园生活。2009年,他放弃了外面的“大世界”,回到家乡赤岸镇乔亭村,流转了50亩土地,成立了义乌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水稻生产、加工、销售全程服务,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创业初期,我们从村里流转了50亩土地,开始种植水稻。”冯向伟说,从小跟随父母一起春种秋收,耕田、耙地、插秧、晒谷样样会,但是大规模种植水稻还是第一次,心里也犯怵,好在得到了市科协农业专家的支持,少走了一些弯路。

种植的水稻要想高产,除了风调雨顺,优质的土壤也很关键,冯向伟始终秉持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绿色种植理念,从不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种植。每年,他都要在不同的地块里取土,送到省里的农业研究所,对土壤的养分进行检测,这个步骤就叫测土配方。“检测结果出来后,土壤缺什么养分,我们一目了然。后续在施肥的时候,就多增加一些微量元素的比例,确保水稻生长过程中养分不缺失。”冯向伟说,根据科学种植方法,第一年种植的水稻就喜获丰收,亩均450公斤。

第二年100亩,第三年400亩,第四年800亩,到如今的4000亩,随着种植水稻的面积越来越大,冯向伟种水稻种出了经验,从“五一”插秧到“十一”收获,啥时候打药、啥时候施肥,一套流程全在心里了。

近年来,冯向伟还相继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专业院校合作,引进优质水稻种植,如两优831、金早239、“长优2号”等品种,通过试验种植筛选出了适合种植的水稻品种,传播先进的种植技术,带动其他种植户增收。尤其是“长优2号”水稻,具有超高产、优质、长粒型等特点,表现不俗。同时,冯向伟还种植了国内外率先审定的池塘专用稻新品种“农两优渔1号”等。

“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绿色标准化技术,运用良种良法,努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种植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不断提高。”多年来,冯向伟不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每年订阅农技类报刊书籍。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类农技培训,向市科协的农业专家请教,在理论知识上潜心学习,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农技水平。

提升种粮收益,一在规模经营,二在节本增效。冯向伟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流转土地之初,他就配齐了旋耕机、开沟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植保机器等农机具。“现在种植、收获基本都是小型机械化。”他说,为了保证秧苗的供应,合作社还建立了130平方米育秧温室,3600平方米炼苗大棚,年供秧面积3600亩。

“投资大了些,效率大大提高了。”冯向伟表示,现在除了育苗,其他都是全机械化作业。植保无人机更是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一台植保无人机工作一天可以顶20个人工劳动力,大大提高了传统植保的效率。“以水稻喷洒农药为例,如果用人工,一个熟料的工人一天可以喷洒4到5亩地,而植保无人机一天下来可以喷洒百余亩左右,高下立见。”冯向伟说,他还从河南、安徽请来机械手操作收割机,从村里雇了村民来处理田间地头各种事宜,自己富起来,也要带动村里富起来。

育出了好秧苗,种植时还要精心呵护。一株水稻新品种的诞生,是冯向伟无数次费尽心思的“折腾”。今年雨水偏多,病虫害的防治上得到了市科协“三服务”小组农业专家的帮助,从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让冯向伟学到不少“经验”,保证了水稻的丰收长势。

为了提高水稻的附加值,冯向伟还建立了粮食烘干中心,购买了20台烘干设备,烘干能力达260吨,2019年共烘干稻谷8000吨。“我们的稻米都是自产自销,卖得非常好,很多城里人还特地跑过来购买。”冯向伟说,现在年轻人都到外面闯荡,认为种田赚不到钱,做农民没前途,但是只要干一行、钻一行,付出总会有丰厚的回报。

一个梦想——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旗图案、大乔和小乔的人物图像、由黑彩禾和紫彩禾等构成的同心圆,多种彩色稻米组成的盗梦空间……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同时,2019年,冯向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在赤岸镇党委政府、商城集团、市科协的支持下,以乔亭村500余亩流转到期土地作为突破口,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双乔彩稻公园”。

“目前,公园基础设施还在建设,预计9月15日基本完成内部道路、游步道工程。现在稻园里向日葵、彩稻、已经进入最佳观赏期,这里将成为赤岸乡村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在“双乔彩稻公园”内,冯向伟向记者介绍着稻园的规划图景,一旁的稻田里工人们正在抓紧进行道路、观景台、栈道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微风吹过,稻园里的稻子像海浪一样起起伏伏,满眼金黄,清香扑鼻。“这里真的好美,有漂亮的向日葵,还能体验水稻耕种,一家人周末到这里看看乡村的风景、体验生活,很舒心!”正在“双乔彩稻公园”内观光的市民楼女士说。

其实,对于冯向伟来说,彩稻公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最近半年来,他积极向浙江大学水稻研究院教授请教专业知识,学习如何种植浙大粉彩禾、浙大黑彩禾、浙大银彩禾等彩色水稻,同时还向市科协、农业农村局请教公园种植和建设的相关要点。“这些年,我们合作社以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一方面,通过设置水稻体验区,科普水稻品种、有机种植技巧等,有效开发科普资源。另一方面,组织学生、企业团体到场参观,宣传讲解水稻文化及有机种植知识,让社会公众明白有机农业的定义和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积极影响。”冯向伟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双乔彩稻公园”的500亩巨幅彩稻已初见成效。除了彩稻,公园正在抓紧建设的项目还有2米多高的巨人稻体验区、稻鱼共生体区、荷花池龙虾垂钓区、水车体验区和蔬菜采摘区等,还将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寓教于乐的自然教育博览中心。

“义乌有很多人在外创业、就业,但无论你走多远,在外漂泊多久,乡愁是永远割不断的一抹柔情。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我们把家乡建设得更美,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冯向伟对此充满信心。

全媒体记者 吴峰宇 文/摄

2020-09-02 ——记我市种植大户冯向伟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3597.html 1 3 稻花香里说丰年 金秋良田美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