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余晓波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本报讯 “村子路边有一堆垃圾,可能是昨天晚上有人偷倒的,请执法大队来调查一下。”
“我们小区绿化带有人扔了一袋垃圾,请你们来帮忙看看。”
“昨天半夜,‘两定四分’点边上多了一堆垃圾,既不分类也不入桶。”
近段时间,类似的垃圾分类处置信息,执法局廿三里大队一天就能接到10余起。垃圾分类工作自开展以来,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置系统虽已全面建成,但辖区内仍存在逃避垃圾分类、不定时定点投放等情况。
“现在大部分人都还好的,不过仍有一些市民和商户,垃圾既不分类也不定点投放,专找那种偏僻角落、绿化带、小道边随便乱扔。”廿三里“两定四分”站点监督员张阿姨说,以前这些乱扔的垃圾只能自己清理或者叫环卫工人来帮忙。现在则会联系执法大队来现场调查取证,通过垃圾里面的快递袋、小区里的监控以及志愿者提供的一些信息,最终找到当事人。张阿姨直言,“处罚跟上后,垃圾乱投放现象明显减少了。”
“处罚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促进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变‘随手扔’为‘随手分’。”廿三里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大队依托廿三里街道四个平台主动对接,联合“党建+单元”作战群、志愿者、垃圾分类监督员、环卫人员等多渠道,拓宽垃圾乱倾倒、垃圾未分类投放的信息来源渠道。其中,变原来由环卫人员被动清理垃圾为主动查找垃圾倾倒人,并根据相关规定,由当事人予以自行整改甚至罚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廿三里大队共处置生活垃圾不分类、乱倾倒等案件12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