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何欣
本报讯 普济骨伤科医院为29家社会福利企业新增“绿色通道”,无条件为企业开展工伤“一件事”办理服务。8月14日,市民政局、卫健局、残联、社保管理服务中心、福利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在该医院见证了这项服务改革。
作为我市首个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普济骨伤科医院与120家左右企业签约“绿色通道”,累计为300多名工伤患者一站式办理工伤认定与补助。此次签约的29家社会福利企业聘用了不少残疾员工,签约后,企业主及其员工将获得更多经营与劳动保障。
“康乐包纱”企业负责人何先生表示,工伤“一件事”办理确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今年1月,他们工厂里有一位员工在工作期间摔倒致手臂骨折,送到普济骨伤科医院治疗期间,医院已经帮助其办理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等手续。直到员工治愈,企业累计只支付了几百元医药费,剩余3000多元费用已由医院向有关部门申请并得到补助。何先生说:“这些事情基本上是由医院办完的,我们都不用管,跟以前相比,确实方便多了。”
我市推行工伤“一件事”零次跑之前,不少企业主和职工都苦于多次跑带来的烦恼。一旦有员工因公受伤,企业主必须把员工送到医院并全额付清医药费。员工治愈后,企业主再去365窗口进行工伤认定。认定书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寄达企业,企业主拿着医院发票到365相关窗口办理补助手续时,不仅要提供许多纸质材料,还要填写事故前因后果,如果材料不齐或填写信息不到位,还得重复跑腿。不少企业因此放弃了政府的工伤补助,自行承担医药费,但这也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主直接对工伤事故视若无睹。
据统计,我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全市每年工伤事件在2000起左右,相比周边县市,工伤事件的发生率不高。但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我市加快实现“减大厅、减窗口、减人员”目标,将工伤“一件事”受理窗口从行政服务中心前移至医院,实现工伤业务医院“一窗受理”,真正实现了工伤补助办理“零次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