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龚琴娟 全媒体记者 柳青
7月30日,为期八天的2020年浙江省青少年(男子丙组)足球锦标赛闭幕。来自我市14所学校的22名球员组成义乌代表队,经过顽强拼搏,最终拿下季军。
据悉,每年暑期,义乌足球少年都会征战大江南北,用汗水铸就辉煌。而义乌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持续发展,得益于全市上下持之以恒的重视与坚持。
足球布点学校建设有序
早在2009年,义乌就已开始布局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经过10年的发展,义乌实现了足球特色学校遍及城乡、足球联赛席卷城乡的“满天星”格局,打造了一座足球氛围浓郁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
为将足球运动的星星之火通过布点学校洒遍义乌大地,市教育局专门制定《义乌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评估办法》,对校园足球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硬件条件、经费保障、开展程度、师资力量等进行明确,以规范足球布点学校的管理,如要求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运动员文化学习及格率应达100%、要求定期开设足球专项内容的体育课、举办以足球为主题的夏令营或冬令营等等。涉及学习和体育的各种举措让义乌的校园足球布点校真正成了足球特色校,也让家长和孩子逐渐形成了“爱踢球就上布点校”的观念。
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师资是关键。为促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义乌不断强化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德国前国家青年队主教练克劳琛、德国足协高级讲师韦尔纳教授和德国足球研究所所长彼得·施奈纳等知名足球专家先后来义乌执教;义乌还建立了校园足球人才信息库,对裁判员、教练员和球员进行注册和管理,优秀教练员公派赴法国、德国研修,提升专业素养。此外,市教育局鼓励学校引进足球教师、教练员、专业教练参与足球队伍建设,目前,全市有专、兼职校园足球教师220多名,其中具有足球执教资格证书的61人、国家二级以上裁判资格的32人。
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课程是保障。各校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推广使用教育部编写的足球教材,保证全市足球布点学校每周开好一节足球课;此外,学校广泛开展“锻炼一小时”“四点半课堂”活动,保证70%的学生参加足球活动;推进“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培育各具内涵的校园足球文化,如浙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的“足球宝贝”、实验小学的“足球嘉年华”等。
足球联赛持续全年
“比赛时间长,学生训练的时间也肯定会拉长。”本着这一想法,义乌确立了“以赛促练”的足球运动提升方针,义乌足球布点学校内,足球联赛 “烽烟四起”。
10年间,义乌建立校级、联盟级、市级的三级联赛制度,形成了“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校校有球赛,联盟有选拔,四季有联赛”的“普惠”式校园足球竞赛模式,构建了班级-年级-校级-市级“最佳阵容”遴选机制。纵向贯通、横向衔接、规范有序的幼儿园(趣味足球)-小学-初中-高中四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机制日渐成熟。
为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共同助推校园足球的发展,义乌建立了校园足球荣誉体系,构建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每年召开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表彰会,按照相关评价体系评出“最佳学校”“最佳校长”“最佳教练”“最佳球员”“最佳家长”等荣誉称号,在学校年度考核、教师个人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加分;对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分营及以上“最佳阵容”的球员,实行足球特长生与招生学校双向选择。
“校园足球说到底是一种游戏和运动,主要是让学生爱玩,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市体育艺术科技(足球)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能为了栽培几个职业选手而让学生荒废了学业。因此,各项联赛虽多,义乌校园足球运动却始终坚持“普及”而非竞技。
从2011年起,义乌开展了对校长和管理干部、教练员、裁判员、小记者等人员的培训,年均达300余人次,让他们成为传播足球规则、足球文化的种子。为了实现体育与学业共长,义乌打通幼儿-小学-初中-高中-高校的足球优秀苗子绿色输送渠道,落实足球布点学校特长生直升和普通高中足球特长生招考录取机制,把有潜力的优秀苗子向上级专业足球体校和高水平职业俱乐部输送,形成高校、体校和职业俱乐部“三管齐上”的培养通道,让学生踢好球的同时也能读好书。据统计,去年,52名学生以足球特长生的身份通过中考进入心仪中学;今年,45名小学足球运动员特招进入绣湖中学教育集团、稠州中学教育集团等4所学校;近两年,义乌二中共有5名足球特长生通过足球特招进入大学。
全力打造“足球城市”
作为“一带一路”起点城市,义乌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足球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兴趣爱好,建设“足球城市”也成了义乌人民的共识。
2019年,义乌市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合作备忘录。义乌全面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以学校青少年足球普及为基础,以课外训练和专业竞赛为延伸的教体结合,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整体框架。同时,市域范围内推广试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课教案》和“365集校园足球技术视频”,全面落实好“普及、普惠、普教”足球发展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技术,扩大足球运动的普及面和参与率。
近年来,义乌校园足球运动遍地开花,足球竞赛水平不断提升,足球小将享誉国内。2015年8月,义乌小学女子足球队代表浙江省出征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北京赛区,荣获亚军;2016年6月,义乌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试点县(区)”;2017年,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学生李渟英格入选U14国家女子足球队,担任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火炬手,义乌市U11和U12女子足球队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青少年足球冠军杯赛(南区),U11组夺得全国冠军杯赛总决赛一等奖,廿三里二小的虞安琪和孙娆二位队员被大赛组委会评为“玫瑰之星”,U12组获得全国二等奖;2018年,成功举办近200人参赛的义乌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国际交流活动,10支代表队中2支为国外代表队;2019年,全市31名球员入选“浙江省校园足球最佳阵容名单”,13名球员入选参加“全国最佳阵容”总营,全市有5个组别获得“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一等奖……拥有4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3所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1所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可让6万名学生在校园开心踢球,义乌的校园足球工作被中央改革办赞为“浙江教育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典范”。校园足球,已经成为义乌教育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