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这些看得见的成效,透出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印证着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近年来,北苑街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围绕美丽城镇“五美”建设要求,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夯实基层“文明细胞”,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合力打造美丽城镇。
“正向停车”让交通更有序
为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着力解决因停车秩序影响道路通行和市容环境等突出问题,今年4月以来,北苑街道积极响应“正向停车”文明号召,启动专项整治行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广泛宣传发动、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让有序停车成为文明新标尺,积极打造美丽城镇新街景。
没有交警在场监督,也没有市容市貌巡查员指挥,正向停车这股文明新风如何吹遍北苑?有序部署、分阶段实施,这是北苑街道迈开“正向停车”的关键一步。北苑街道主动谋划、宣传动员,党员干部践行“五(吾)带头”,在展示板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姓名,向“文明出行、正向停车”活动承诺,通过“党建+单元”作战群广泛开展文明正向停车宣传。
4月下旬,以望道路——丹阳街——丹溪北路——北苑路为闭环,率先成为辖区首条正向停车严管示范街。在确保道路畅通前提下,街道对这四条主要道路停车泊位的停车位、指示箭头等标识标线设施进行完善,做到应划尽划,增加有序停放空间。首条正向停车严管示范街推行期间,北苑街道对该区域进行持续15天的针对性集中整治,由行政执法部门、城管人员等组成的工作小组持续巡逻检查。丹阳街某经营户楼女士见证了停车秩序从杂乱向规范的转变:“以前路边的停车位上,车头朝向不一致,停放不整齐,有的车主甚至压线停车。”自从开展正向停车行动,停车位重新施划了,箭头标识也有了,楼女士发现,越来越多的车主都能自觉按照规定停车。
4月30日,北苑街道深入推进正向停车,各社区纷纷“动”起来。以“通行有序、停车规范”为目标,以常态严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手段,全面优化该路段的停车秩序,建设社区、柳青社区、四季社区、经发社区等相继打造严管示范街,全力营造文明停车氛围。严管示范街推行以来,商圈周边的正向停车率达90%以上,百姓满意指数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北苑街道上门发放规范停车倡议书2万余份,已施划机动箭头3.5万余个,非机动泊位870个,新增停车泊位419个;严管示范街发放温馨提示单1万余份,纠正未正向停车机动车700余辆;文明停车处罚大会战中依法开出违停罚单636张,当场劝离237辆,拖车处理3起,清理僵尸车48辆。
“大城管”联动让创建更有力
“世俊路存在违章停车车辆,请前往处理。”7月17日,北苑街道四个平台联动指挥中心发出信息,交警大队北苑中队执法人员随即收到这条指令,迅速抵达点位处理,及时将处理结果上传至“党建+单元”作战群。这是北苑街道在打造“大城管”格局下,推动“党建+单元”作战群与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深度融合的真实写照。
走进北苑街道四个平台联动指挥中心,十余块显示屏连成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辖区主干道、背街小巷、村居路口等公共场所的监控画面。北苑街道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四个联动指挥中心,构建“党建+单元”掌上作战平台,形成信息收集、交办、修复、反馈闭环。文明创建中,这个掌上作战平台显神通:通过“天眼”智慧系统巡街“找茬”,实现全点位监督;群众在“党建+单元”作战群、“问政北苑”等渠道反映的各种社会治理热点和难点问题,由联动指挥中心直达具体网格相关负责人,找准问题限时整改。
4月30日以来,北苑街道四个平台联动指挥中心通过“天眼”开展文明创建以及“城市家具”大排查大整治,日均发现100余起门前五包不到位、车辆乱停乱放、人行道破损、交通标识污损等各种“瑕疵”。排查到的问题由街道一一分类汇总,明确责任主体,限定整改时限,督促相关科室、部门、村居等责任主体及时整改。
深化“城市大提升”行动中,北苑街道以项目化开展“无破损、无缺失、无裸露”三无行动,以网格为单位落实硬件设施一日一巡一报,截至目前排查600余处市容问题,整改到位300余处。“依托四个平台联动指挥中心,汇总报送、事件处理、分析研判、视频监控巡查等工作变得更有序和高效了。”北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有效的上下联动,人人成了“信息员”“监督员”,大大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同时所有上报事件的处理进度在信息系统内也可实时获悉,督办销号。
治理创新让小区更文明
红旗小区“颜值”“内涵”高,居民与小区共建美好家园意识提高,烦心事、操心事得以解决,提高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安全指数。
作为全市“红旗小区”,园丁新村、海景花园、惠民家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探索党建引领小区“微更新”、对接共驻共建单位资源,积极引进文明元素,不断充实小区文明内涵。
园丁新村“微更新”完成后,文明城市创建氛围愈加浓厚,“颜值”“内涵”双提升。“抓好关键小事,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整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尤其是以老党员、老代表、老教师、老战士、老干部组成的“五老服务团”,带头引领维护小区环境,把文明创建精神传到居民的心坎上。在海景花园,由社区党委每月召开“大党委”联系会议,主动对接卫健局优势资源,引进以卫生健康等为主题的文明元素,图文并茂地倡导宣传卫生健康知识,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文明观念。
14个出租房检查“党建+单元”作战群,管好500余间出租房。7月初,北苑街道经发社区率先在畈东小区开展试点,利用一张出租房屋检查表,详细检查文明城市创建、治安以及安全生产、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具体情况,实现责任具体化、底数明确化、整改项目化,高效精准管好出租房各项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提前与房东约定检查时间,从地下室查到顶楼的每一个房间。一人负责找问题并拍照,另一人填写检查表,全程记录检查。”经发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出租房屋进行当场处置,其余问题由网格人员负责交办及跟踪落实。记者看到,在文明创建检查一栏中,路面保洁不到位、房前屋后及窗台等地杂物堆放、“飞线”充电、“牛皮癣”等问题均细化到具体数量。另外,检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也需要详细记录说明。通过“一张表”的管理方式,畈东小区明确整治标准,厘清监管职责,凝聚工作合力,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家园美化让百姓更幸福
干净整洁的楼道,各具特色的设计,生动活泼的墙画……这是记者在北苑街道“最美楼道”里看到的场景。
依托“党建+单元”作战模式,今年5月北苑街道启动“最美楼道”评选活动,调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力争将楼道文化打造成文明创建的独特风景线。此外,结合“最差楼道”曝光行动,还对社区党员户的楼道随机抽查,按党员十二分制管理办法要求扣分,第一时间对相关党员进行谈话提醒,责令他们限期整改到位,从严从实推进党员整治立规创优。
作为居民每天出入的场所,楼道里的文明元素对群众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最美楼道”评选活动将全面激发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补齐小区文明建设短板,有效破解楼道治理难点,切实提升楼道文明水平。邻里守望、孝老爱亲、团结互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一一绘在了楼道,或美观典雅,或质朴温馨,墙画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等融入其中,再点缀上手绘图或居民参加集体活动的照片,让人眼前一亮。“从小区到楼道,环境干净整洁,看着楼道里的市民公约,大家也更遵规守矩了。”小区居民杨惠平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
不久前,丹溪三区中医“文化街”正式亮相。这条小巷背靠雪峰西路,临近北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市中医医院,街道用心解决背街小巷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将中医文化、中药养生等知识通过街头景观、墙体彩绘、互动小品等形式进行展示,原本普通的背街小巷摇身变成中医文化街,传递文明新风尚。附近居民纷纷表示,小巷里停车有序,环境优美,散步休闲的同时还能学到中医知识,让生活变得更有趣。“我们充分利用背街小巷、小公园等现有资源,将所、站、点串珠成线,设计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北苑街道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