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疫情面前,还是在‘走出去’开拓市场的关键时刻,我们的身后总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日前,在中信银行成功办理出口信贷融资业务、顺利获得4500万美元资金支持的华友钴业公司,更加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
海外布局屡获支持
华友钴业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拥有从钴镍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钴产品产销量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淀,该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浙江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下,浙江企业围绕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和生产基地,取得了可喜成果;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金融机构拓展综合金融服务提供了机遇。在华友钴业公司“走出去”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也一直得到了来自国内金融机构的强大支持和帮助。
强强联手提供高效服务
钴是新能源电池重要原料之一,全球50%-60%的可开采量集中在刚果(金)地区,因此该地成为华友资源的“主战场”之一。但由于刚果(金)是外汇管制国,金融系统极不发达,华友在当地的项目大多依靠中资金融机构支持。
中信银行作为国内较早获得外汇业务经营资格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凭借专业优势及海外平台,为客户提供了很多优质的跨境金融服务;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信保”)是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承担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保险的服务,对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9年3月,华友在刚果(金)的项目有融资需求。中信银行和中信保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共同商议、相互配合,克服重重困难,快速打通出口信贷融资方案搭建、中介机构对接、法律文本起草等流程,专业的服务方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推进环节,中信银行还在浙江银保监局和嘉兴分局的指导帮助下开启“直通车”模式,总、分、支行联动,每周召开视频会议,啃掉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业务落地创多项记录
6月19日,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成功落地华友钴业刚果(金)项目出口信贷业务,为企业“走出国门”发展提供了4500万美元资金支持。
“这笔业务在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系统内创造了很多记录。”该行工作人员表示,一是多方高效合作的记录。该项目由企业、银行、中信保及境内外律所多方协同配合,业务涉及中国以及刚果(金)多地不同市场环境,在全球疫情背景下,项目从拿到批复到协调境内外落地放款仅用时5个月,相比企业前一期项目,实现难度翻番情况下的时间减半。二是融资额的记录。与企业前一期项目相比,该项目融资金额实现翻倍。三是低成本融资的记录。实现制造业3年期表内投放3.2亿元,银行融资成本不到2%,远低于国内市场本外币融资的报价。
该笔业务实现了中信银行在浙江省出口信贷领域的新突破,成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又一成功案例。接下来,中信银行将进一步统筹资源配置,以实际行动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