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吃粽子,有一点与中医药相关,那就是民间普遍流传的一种习惯,端午节期间于门楣上插菖蒲挂艾蒿。为什么?因为菖蒲艾蒿拥有辟邪祛毒的功效。
端午节前一天,路过一处地摊,发现地摊上摆了很多葱绿的菖蒲和碧翠的艾蒿,心头蓦然间就涌起一股青青的味,涩涩的味。刹那间,缕缕乡情亲情弥漫开来,飘飞的情绪被一种叫思念的感情绾结住了。
我的乡下老家,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有在门前插菖蒲挂艾蒿的习惯。从小,我的身体就不太好,多病多灾的。正因为这样,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不管阴晴风雨,母亲都会弄一束菖蒲和一束艾蒿回来。早早地将它们插在门楣上。在母亲心中,插菖蒲挂艾蒿可以祈求健康平安。当然,世上没什么神鬼可言,但毋庸置疑,菖蒲和艾蒿所散发的香气确能驱逐蚊虫,祛瘟镇痛,有利于生命健康。母亲固然不清楚这一点,但她为自己的亲人祈福的心境却芳香毕现。
记得40多年前的一个端午节前夕,有人给父亲捎来口信,让他去接一项小工程。说活很苦,但多少可以赚点钱,只是时间长一点,要一两个月。为了生计,父亲毫不犹豫,立马就答应了,并吩咐母亲为他打点行囊。那天,母亲为着替父亲准备干粮,忙了整整一天。天黑后,为了明天的行程,父亲早早就歇着了。母亲呢,在油灯前忙了一会针线,也吹灯睡了。黑暗中,我分明听见母亲在床上辗转难眠。
第二天天亮,父亲背上了行囊,可母亲却不见了。我走出房门,看见母亲背着一捆葱翠碧绿的菖蒲艾蒿正急急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一刻,我的视野里,母亲成了乡村原野上一个移动的惊叹号。有些吃惊的父亲,放下肩头的行囊,急急向背着菖蒲艾蒿的母亲迎去。
父亲出发了,门楣上飘着菖蒲和艾蒿的清香。母亲,还有我们兄弟几个,站在菖蒲和艾蒿的清香里,在心中为远去的父亲默默祝福。
这件事,如今忆起,恍如昨日。我知道,那天晚上,母亲所以辗转难眠,全是因心头装着对即将出门的父亲的牵挂啊。
人间又是端午时,新冠肺炎疫情无休无止,病毒还在人间作恶。我买了一束菖蒲和一束艾蒿回家,在青葱碧翠的遐想和缠绵逼人的清怡之香里,虔诚地将这两样带着乡野气息的草本植物,各自摆放了一些在家门口和阳台上。端午节这天,按计划去为儿子提亲,途中,我想起了过世多年的父亲,也想起了年迈的、腿脚不便的、住在妹妹家的母亲,心头顿生无限思念,无尽牵挂。
这样的时候,那些菖蒲和艾蒿,以它的葱翠碧绿,以它的缠绵香气,安抚着我的心境。在我心中,父亲去了,还有母亲在。母亲在,家就在。就算是到了鬓如霜、发如雪的年龄,有母亲的日子,就意味着生命中的每一天依然拥有敞亮、安详、和谐、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