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绣湖

◆书人书话 张燕峰

端午情思

在乡下,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乡村五月,草木葱茏,葳蕤盎然。生长在山坡上、树林间、河沟畔的艾草,更是生机勃勃,郁郁青青,在清风中快乐地吟唱。那灰绿色的叶子毛茸茸的,煞是可爱,有一种淡淡的清芬药香,在空气中无声流淌,沁人心脾。

端午前一天,勤劳的父亲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田野间逡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在仔细寻找艾草,在暗中侦查哪里的艾草长得更壮硕,哪里艾草的叶子更肥美。

端午节到了,天还没有亮,晨光熹微,父亲就起个大早,去采集艾草。因为老辈人说,日出前的艾草药性最强。老辈人流传下来的话未必正确,但人们都是严格执行,形成了一整套严肃的乡间伦理,人人遵守。

我和哥哥在炕上贪睡,还没有挣脱梦的怀抱。父亲已抖落净泥土,把艾草扎成捆,放在阴凉之处晾晒。还不忘把艾草的嫩芽摘下来,挂在我们的耳朵上。药香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在我们柔软的鼻翼间盘旋、萦绕。药香越来越浓,似梦非梦。我们打着长长的哈欠,睁开蒙眬的睡眼,眼前是父亲母亲慈祥的笑脸。“孩子,这艾草能辟邪,保你百毒不侵,百病不生,平安长大。”母亲的话是那样温柔,一向严厉的父亲也难得绽露笑容。我们便像得到了特别的奖赏,欢天喜地地起床。洗脸时,意外发现双腕上用红绿黄黑白五色丝线编织而成的五彩绳。这一定是妈妈的杰作。五彩绳的含义我们都懂,也是趋吉避凶,祈福纳祥,保佑我们健健康康的。艾叶还挂在耳边,温柔地撩拨着脸颊,望着手腕上的五彩绳,我们心中一热,感激的目光投向父亲母亲。他们笑而不语,目光中汩汩地流淌着慈爱,像门外的小溪一样,潺潺不息。

狼吞虎咽地吃过早饭,背着书包上学校。出门前,母亲又拿了几条五彩绳塞到孩子手中,那是给老师以及那些没有母亲的孩子准备的。

到了学校,恭恭敬敬地向老师问过好之后,想起母亲的嘱托,赶紧掏出五彩绳,系在老师的手腕上,又郑重其事地给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系上。

这时,才注意到老师穿了一件板正严肃的灰色中山装,这是只有过节或是迎接上级领导检查才穿的衣服。上课的铃声响了,老师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讲他的理想和抱负,讲他被坏人勾陷遭到放逐,讲他的《九歌》《天问》和《离骚》,最后讲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讲着,讲着,老师的眼中泪光盈盈,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也亮晶晶的,宛如星星。

30年的时光倏忽而过。当年的孩子们也如蒲公英的种子被岁月浩荡的长风吹落到天涯海角。但是,儿时过端午节的情景,一直挂在我们记忆的门楣上,历历在目,鲜明如画。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能够回到乡下,回到童年,回到父母膝下承欢的日子,回到老师神采飞扬讲解《离骚》的课堂。然而,一切美好都交付流年。望着镜中染霜的双鬓,惆怅不已。

2020-06-25 ◆书人书话 张燕峰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846.html 1 3 端午情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