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何欣
本报讯 日前,一名52岁男子金某在路边购买了一篮新鲜杨梅。他听信了“民间偏方”,说杨梅核具有清肠通便功效,“吃杨梅会上火,吃了核就不会上火”,便连核带肉吃了半篮。随后几天,他感觉肚子有些胀痛,排便开始变得不正常,直至出现多次恶心呕吐才由家人送到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
“病人来的时候腹部膨隆明显,上腹疼痛明显。”了解了吃杨梅的情况后,急诊科医生傅庆洋初步诊断为杨梅核引起的急性肠梗阻。但是傅医生看了他的腹部CT后表示“有些震惊”,CT显示,结肠及第五、六组小肠明显扩张、内容物较多,盆腔内较多致密影,而这些密密麻麻几十个的“小点点”就是一直没有被排出的杨梅核。
这么多年都是连核带肉一起吃,为什么这次就肠梗阻了呢?金某百思不得其解。傅庆洋跟他说,这和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胃肠道功能和吞咽杨梅核的数量有关。年轻人肠道蠕动功能好,即便吞了几颗杨梅核,也能自行排出,但年纪大的人,肠道蠕动功能变差、肠壁变薄,吞了杨梅核就容易引起便秘。
事实上,吃杨梅不吐核的市民不在少数,每年都有一些市民因吞杨梅核到医院就诊,轻则消化不良,重则肠梗阻。
“吃杨梅核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傅庆洋表示,对于有肠胃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吞入太多杨梅核更容易引起出血、穿孔、肠梗阻等状况,部分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他提醒,儿童因食道和气管细小,千万不要吞食杨梅核,以免发生异物卡喉的险情。
市中心医院营养科负责人贾兰英也表示,杨梅中的有机酸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胃炎、溃疡病患者不能贪吃,牙痛、胃酸过多、上火的人也不宜多食,孕妇更应适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