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人文

义乌市非遗馆开馆

迎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义乌木雕技艺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

▢ 全媒体记者 王月 文/摄

昨日上午,全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义乌主场庆祝暨义乌市非遗馆开馆活动在义乌市文化广场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前来参观的市民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

当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市文化馆下沉广场,早有市民在广场看台区有序就座,等待演出开始。东洲大鼓、走高跷、曹村龙虎大旗等多项义乌本土大型非遗展演活动陆续上演。此外,还有市文化馆特邀的永康市非遗表演精彩献映,永康九狮图及十八蝴蝶表演带给观众新颖的视觉体验。受疫情影响,许久未观看大型文娱演出的市民激动不已,纷纷用手机拍摄精彩的演出瞬间,还不忘呼朋引伴邀约亲友一同观看。

广场的另一边,义乌白糖、梨膏糖、麻糍、东河肉饼等美食类非遗项目展示区飘来阵阵香气。香甜可口的红糖糍粑、皮薄肉多的东河肉饼、醇厚香浓的丹溪酒等各式义乌特色美食令市民一饱口福。

除了精彩的大型展演,义乌非遗馆开馆活动也是当天的重头戏。143项义乌非遗项目在馆内一一展现,小锣书、义乌道情、婺剧、古琴等非遗展演轮番上演,更有来自义乌和永康两地的20多位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为市民提供零距离体验非遗制作技艺的机会。

“这个木头怎么雕刻成凤凰的?”木雕技艺展位区,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义乌木雕技艺传承人周孝金正在雕刻一件半立体凤凰。只见十余把刻刀在他手中翻飞,厚实的东北椴木在他苍劲的刀下宛若柔顺的面团,不一会儿便有了凤凰的雏形。“我也来试试!”围观的孩子家长在旁跃跃欲试。在周孝金手把手指导下,家长张先生拿起刻刀学习雕刻,不一会儿便放弃了,“看着师傅雕刻感觉很容易,自己动手才发现刻刀力度和方向都不好掌握,很容易发生偏差。”

义乌市文旅局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叶英立介绍,义乌市非遗馆13日起正式对市民开放,每周一闭馆,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点到下午5点对外开放。“与其他地区‘博物馆式’的静态展现方式不同,义乌非遗馆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示、历史影像、场景还原、视听播放、手工体验等多元表现形式,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具有生动贴切的真实感。”

据悉,义乌市非遗馆还将不定期举行各类非遗表演、医生坐诊及手工技艺体验等活动,让非遗真正走进生活、融入群众。

2020-06-14 迎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353.html 1 3 义乌市非遗馆开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