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

扎染姑娘楼沙漠霜:绘四季图谱 染自然万象

楼沙漠霜穿着自己印染设计的衣服。

用“柿染”染制的橘色短袖。

扎染制作的桌布。

楼沙漠霜的“衔泥小筑”工作室。

楼沙漠霜把扎染织物点缀在草帽上。

扎染丝巾。

楼沙漠霜正在教导小朋友进行印染。

▢ 王月 文/摄

扎染,是我国传统印染工艺,在民间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种染色法正在工业化进程中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如今甚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从熬制染料到反复印染晾晒,用漫长的时光去漂染一件布匹。在李祖村内,却藏着一位扎染姑娘楼沙漠霜,她将扎染这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用变化万千的作品诉说着扎染古老的技艺和美学。

衔泥燕子争归舍 扎染技艺学回家

新绿荫中燕子飞,数家楼台自相依。夏日熹微,田园村景怡人,李祖村口的杏树枝头结起了累累硕果,燕子呢喃飞过。循着它翅膀划过的轨迹,记者走进了“衔泥小筑”扎染工作室,四方合围的庭院里已有深深夏意,花草茂密,燕子低徊,在打理得当的院子里,数匹深蓝色长布从二楼的竹竿上似瀑布般悬挂下来,遮挡住外头火热的太阳,在院内只消稍坐片刻,夏季的暑热都烟消云散。

楼沙漠霜是个连名字里头都透出不一般个性的女孩,她的日常工作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早趁着晨光打扫院落,到附近的苗圃里打理种植的板蓝根;在午后看日头正好,便搬出染缸捣浆染布,洗晒布料;闲暇时顺手摘一把村口刚熟的杏子,与亲友坐在庭中弹琴品茗。看到笔者来访,她便塞上一只蓝布抱枕道:“都是自己染、自己做的棉布抱枕,靠在背上特别舒服!”仔细搓摸,果然细致绵柔,朴素却舒适。

环顾小院,铜钱草样式的布块,团花纹样的小衫,渐变绚丽的纱巾,各式各样的扎染成品看花人眼。“我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对布料以及色彩有着敏锐的欣赏力,但是当我第一次遇上扎染,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这门艺术。”2018年,楼沙漠霜与好友前往云南大理旅行,在路上,他们偶遇了一间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染坊,在那里,楼沙漠霜看着染匠们将一块块素白的棉布染制成花团锦簇的蓝底白花布料,心动不已。通过多次前往云南等地学习观摩,以及反复试验,她终于触摸到了扎染的门道,回到义乌创立“衔泥小筑”,继续研磨扎染。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一种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染色方法。“尽管学习了多年,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刚入门。”楼沙漠霜解释,扎染看似只是一种印染手法,但它却包含了如何扎、用什么染、怎么染等多种门径,只要一步不同,染出的布料花纹颜色也是不同的。

千般万化扎绞缬 水墨写意随自然

据记载,扎结防染的染布技法历史悠久,大约东晋时期便开始在中国云南、四川等地流行开来。将布料用绳子以各种方式捆绑后投入染缸进行煮染,拆除扎线后,织物上即可出现意想不到的花纹。时至今日,扎染艺术因其独特的图案,丰富多彩的变化,仍然保持着经久不衰的活力。

在“小筑”中染出的布料,纹样繁杂,既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也有利用连点成线绘制出的蝴蝶、腊梅、海棠等整幅图案花样。

楼沙漠霜拿起几匹捆扎成团状的布料向笔者展示,不同的纹样使用的是不同的捆扎方式。夹染就是用两根筷子或者夹子把布夹在一起,使中间被夹的地方不受到染料的浸泡而产生花纹。布料一般以Z字形折叠,出来的花纹中规中矩,常为长条状规整条纹;而捆扎法则比较随心随意,可以是拎起布料的一角捆扎,也可以掂起在布料中间加一点石头或硬币一起捆,形成圆环形花朵纹的效果;其中最为复杂的就是针缝法,它以针代笔,走线便是笔画,一针一线地缝出想要的花纹与式样,需要耗费巨大的耐心。“仅一匹长宽1.1米的传统铜钱纹样布料就需要27000针,但使用针缝法印染出来的花纹势必是最复杂好看的。”楼沙漠霜坦言,她染出的针缝法布料,27000针是最少的数字,大多数布料的纹样都需要更多的针数。

心随意动取万物 一草一木皆可染

随心所欲的捆扎创作出了光怪陆离的花纹,扎染似乎总是在用一种缄默不语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自由不羁,而扎染的自由不仅仅体现在捆扎方式上。

植物染通过提取植物中的色素,创造出斑斓多姿的色谱,把面料染成各种美丽的颜色。栀子果、金盏花可以染出淡雅的黄色,樱花树干染出的粉红色似夏季的晚霞般温柔,紫薯皮的紫色、五倍子的灰黑色等等,各种材料都可以制出五彩斑斓的颜色。“扎染实在是一门可以在任何一个步骤上挥洒创意的艺术。”楼沙漠霜拿起一枚锈钉,一捧泥土,“尽管是这样毫不起眼的物件,在扎染上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布料上色。”

楼沙漠霜在扎染时使用的染料也都是自己酿制的,常见的“蓝染”,染出的是蓝底白花布,最受大众欢迎。“蓝染”由蓝靛染料制作而成,而染料则是采集板蓝根、山蓝草等植物的茎叶,将其浸泡数日后过滤制得。“小筑”中存积的蓝靛染料被楼沙漠霜称作“蓝宝”。每日的必修课就是检查蓝靛染料,通过搅拌检验染料浓度。同时,为了保障蓝靛染料的可持续性,她还在衔泥小筑的不远处,播下了一片板蓝根田,悉心照料,为来年获得更多的蓝靛染料做准备。

除了“蓝宝”,楼沙漠霜最宝贝的还得是“柿染”。这一罐子神秘的染料,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才发酵成功。原料是2019年8月采摘下的青色稗柿,切成块状滤渣加入米酒和白糖后发酵而成。“柿染”染出的布料初为淡橘色,但由于其中富含单宁,它还具有越晒颜色越深的特性,因此又有“太阳之染”的美誉。

扎染技法的多端使用让布料也富于变化,既有古朴的靛蓝也有时尚的多彩渐变,图案不局限于朴实浑厚的传统审美,夹杂着变幻流动的现代美学,同时还具有中国画水墨韵味的美和写意缥缈的朦胧美……各式各样的扎染都离不开楼沙漠霜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除了亲手染制布料,她还参与布料纹案以及周边抱枕、耳饰、衣物等延伸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将扎染之美发挥到极致。

2020-06-12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309.html 1 3 扎染姑娘楼沙漠霜:绘四季图谱 染自然万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