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群言堂

摆摊与立论

杨光洲

摆摊,自古就是引车卖浆者流活命的营生。

立论,一向是文人阐释韬略、卖弄聪明、博取功名的本领。

传统观念中,摆摊者“俗”“贱”,立论者“雅”“贵”。

立论者对摆摊者一般是不屑的,若开金口评判,非贬即损。摆摊者只能默默忍受,并无还手甚至还嘴之力。近来,立论者的生花妙笔又主动蹭向摆摊者,不仅没有以往居高临下的责骂,反而有些许肯定。

眼下,不少城市忽然允许商贩摆摊了。这是后防疫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负责文明创建的部门也宣布,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今年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文人们闻讯,赶忙立论,好评的妙语警句、锦绣文章,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铺天盖地砸向受众。在颂扬决策伟大光荣正确的同时,也恍然大悟般地肯定了地摊对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生活的价值。

聆听这些高论,光洲佩服这些文人跟风立论的敏捷。从中国地摊历来所承受的种种立论来看,某些文人已深得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有关立论方法的精髓。

曾经一度以来,地摊被从文明与法治上立论,常常是城市文明的公害,城管执法罚款的对象。文明创建一检查,地摊立马销声匿迹。一声“城管来了”,摆摊者像老鼠怕猫一样,玩命逃窜。

如今,新冠病毒带来的疫情影响久久不散,地摊又被拿出来立论了,只不过不“改造”了,不限制为“补充”了,文明不文明也不考究了。新的立论殷切期望地摊“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幽默的网友以“造谣”代替评价:某地城管大队队员每人领到了发展3个地摊的任务。领导以身作则,要发展五个。

若问世界上谁最能折腾,光洲认为不是变魔术演马戏的小丑,也不是攻城略地杀人不眨眼的悍将,光洲推荐中国某些耍笔杆善立论的文人。看他们把地摊踹到地狱,看他们把地摊捧上天堂,立论折腾的魔力,你敢不服吗?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向大哥学习立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文人立论杀人不见血,是有传统的。

然而,无论文人怎样立论,地摊都是一种顽强的客观存在。中国地摊,比德国汽车耐造,比美国航母扛炸,任文人颠三倒四立论折腾,不散不沉不亡。哪来的如此顽强生命力?因为中国地摊的基础,是人权,是人权中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地摊,往往承载着一家人的生活。地摊,在利己的同时也利人利国。人要活命,社会有需求,所以,地摊不亡!与人民求生存的力量相比,文人的立论,对地摊只能是蚍蜉撼树。

当然,地摊承载着主人生存权的同时,也联系着他人的正当权益。摆摊的时间与地点,还是不要影响他人的出行、休息和环境卫生。至于地摊与文明,光洲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1364页)后发现,二者没有半毛钱关系。文明,一是指文化。二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人或国家。三是旧时指有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如果非要说摆地摊违反行政法规进而使城市不文明,那么,城市里的大官贪腐触犯刑法对文明的损害岂不更大?为城市文明禁绝地摊,不如让官员入职前自宫或幽闭更保险。

不止今年,而且永远,把摆摊从文明城市创建考核标准中剔除,不会对文明有丝毫影响。

鲁迅先生有篇专讲立论的短文,说的是一家人生了孩子给客人看。客人中说孩子将来或富或贵者得到了感谢与恭维。但有人说了实话:“这孩子将来要死的。”被痛打。听了这个故事学生问老师若遇此事既不想说谎又不愿遭打,该如何立论?老师说:“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鲁迅先生讲了立论的安全之策,自己一辈子也没用过。光洲岂能得其要领?但愿这篇说摆摊的文字,不至于被立论高手给定罪呀!

2020-06-05 杨光洲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30007.html 1 3 摆摊与立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