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群言堂

人民说“不”力量大

杨光洲

以下文字涉及五四运动。虽然已知见报日期将在5月4日以后,但光洲还是不能作罢。因为对五四运动的思考研究,不应是应景赶时髦,更不能如其他活动每年“打一阵雷,刮一场风”。五四运动,蕴含有我们民族前行的强大动力。

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不乏形象的还原: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之类的记述演义早已见于报刊;更有理性的结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各种研究无不把巴黎和会签约作为运动的导火索。但是,对于这根导火索,却鲜见比较研究。其实,把这根导火索与历史上的同类事件做比较,就更能看清火烧与痛打行动的时代进步,更透彻理解这场运动的划时代意义。

中国是战胜国。但是,巴黎和会上,列强却逼迫中国,把战败国德国掠夺的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转让给日本。作为战胜国,却要签丧权辱国的条约,岂有此理!已经觉醒了中国知识分子游行请愿,发动民众,罢课,罢工,罢市,最终北洋政府不敢在条约上签字,民族尊严与利益得以维护。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多如牛毛,这次为什么能拒绝签约,摆脱耻辱呢?

你也许会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战胜国,所以,就不签对己不利的条约。

《尼布楚条约》,就是在中国两次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背景下签订的。这个条约虽然被史学家认为是平等的,却使中国失去了一大块土地。康熙授意索额图谈判签约,未闻民间反对声。

《中法新约》,是在中国抗击法国侵略,取得镇南关大捷后签订的。此时,中国在军事、外交上都处于有利地位,但主和派却主张“乘胜即收”,把此当作寻求妥协的绝好机会,签了个丧权的条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中国西南门户大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国内对此或麻木不仁,或无可奈何。

同样是签约,为什么以前的对外条约,统治者能想签就签?为什么到了1919年,拒签巴黎和会不平等条约的民意能最终成为国家意志呢?

以前封建皇帝以“国”为家,当然可以为所欲为。1919年的中国,已不再是彻头彻尾的封建王朝皇帝一人的“家天下”,而是中华民国。经过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更经过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已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到了中国,觉醒的知识分子和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把“国”当作自己的“家”,要行使“家”的主人的权力。

民智不开,“国”是皇帝一人的“家”。民智一启,“国”成了全民的“家”。打破封建枷锁,冲出思想牢笼,中华民族爆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中国人民说“不”,巴黎和会对中国念的魔咒只能灰飞烟灭!

五四运动中,爱国知识分子和民众提出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不仅对帝国主义说“不”,而且直接要求罢免北洋高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最终辞职。无论内政还是外交,人民说“不”就是“不”!这就是人民的力量!

现代社会,不少国家致力于建设以公众为“主人”、以公职人员为“仆人”的服务型政府。作为“仆人”,要贯彻服务的要旨,少听了一两句“主人”的夸奖也许没有什么大麻烦;若“主人”说“不”,“仆人”却置若罔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那就危险了。因为“主人”吼出“不”时,力量很大,“仆人”可能会当不下去。

2020-05-08 杨光洲 11 11 义乌商报 content_28834.html 1 3 人民说“不”力量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