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龚盈盈 文/摄
“太方便啦,不带手机就能直接扔垃圾,扔完后获得积分,还可以用积分兑换香皂、肥皂、清洁球等礼品,以前想都没想过。”4月9日上午,稠江街道兴业社区城店小区居民程女士提着一袋垃圾站在垃圾投放设备前面,在技术人员指引下,看着设备显示器上方几秒钟,便完成了人脸识别,于是下方垃圾投放箱主动打开,她把垃圾投进去,显示屏上马上显示出本次投放垃圾的分量和兑换的积分数量。
近日,稠江街道兴业社区城店小区率先使用进行“刷脸”投放垃圾的智能设备试点,投放垃圾前先刷脸,主动识别身份,称重垃圾、累计积分,非常“高科技”。该智能设备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在居民投放垃圾时进行人脸识别,“刷脸”扔垃圾,不仅便捷,还提高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技术人员介绍,此设备上部是智能显示器和人脸识别摄像头,下部是垃圾投放箱,使用AI人脸识别功能和数据化的手段,来对居民投放垃圾进行智能统计。设备上方安装了监控系统,后台可实时监控垃圾投放现场,实现垃圾分类“源头追溯”,通过数据分析,更准确地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据了解,去年10月,我市首款智能垃圾分类箱在城店小区上线。经过半年运行,城店小区90%的居民已经习惯了通过智能垃圾分类箱投放垃圾,而且分类准确率超过80%。但因为操作流程比较复杂,所以每到早晚定时投放垃圾的时候,垃圾箱前面会排起长队。为此,稠江街道联合产品开发公司,对这款智能垃圾分类箱的系统进行了升级,居民扫码注册后,只需在垃圾箱前面站一会,系统便会自动“刷脸”识别,打开分类投放口。
“机器设备再高级也是一种辅助手段,推出人脸识别系统最主要的目的是方便居民,对正确的垃圾分类进行奖励,对错误的垃圾分类进行纠正,帮助大家逐渐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兴业社区党委书记沈财昌说,如发现有居民扔错垃圾3次以上,将对其进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培训。社区对房东与租户间采取“捆绑”式责任联包工作机制,通过垃圾“智”分类强化对群租房管理,激励房东督促群租房落实垃圾分类制度。
据悉,目前该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仅在兴业社区和黎明社区进行试点,下一步有望向全街道推广,进一步推进美丽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