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柳青 文/图
本报讯 4月13日,我市1.5万余名初、高三学生正式开启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开学第一天,老师、同学们都在做什么?记者来到我市多个学校一探究竟。
为了让同学们能正确对待、科学防范疫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多所学校组织了一堂疫情防控课。义乌市城镇职校安排医务室校医与驻校助学健康员一起,为学生开展了一次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在课上,学生学习了戴口罩的正确方法、七步洗手法和突发事件处置等知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些内容听起来虽然简单,但却是保护自己非常实用的知识,一定会好好认真学习,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开学后,我们也将组织一堂防疫课程,指导大家全面、科学认识新冠肺炎,更好地普及疾病的防控知识。”学校负责人介绍。义亭中学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初三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及学习情况,精心设计了防疫知识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同学们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调整心理状态,树立学习信心,全心投入到中考备考学习当中。
开学第一天的上午11点,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三(4)班的同学们迎来了返校后的第一节体育课。“疫情期间每天宅在家里,感觉体重增加了不少。”高三学生王敏笑着说。记者看到,绕着操场跑步一圈后,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大喘气,但大部分人脸上都挂着笑容,越跑越来劲,“好久没运动了,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体育课,我都想边跑边大喊。”学生陈思思高兴地说。该班体育老师表示,高三学生的时间非常珍贵,但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体育课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也能帮助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
开学第一天,还有不少学校组织开展了线上学习情况摸底工作。昨天上午9点,义乌中学高三年级段19个班的同学迎来开学后的第一场考试,考试参照高考模式进行,目的是对同学们前段时间的网课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便精准分析学情,做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和开学复课的有序、有效衔接,从而及时、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堂教学、进入备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