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龚琴娟 全媒体记者 樊婷婷
自浙江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市学生、教职工的平安成为义乌教育人共同的追求。15000多名义乌女教工和全市人民一起,手挽手、肩并肩,搭建起牢不可破的“抗疫长城”。
对每一个数据负责
25.7万名学生,2.1万名教职工,这就是傅丽芳所在团队每天要完成的数据统计工作量。从初期的“他们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现在在哪里”到现在“目前在义教职工有几人,健康码、绿码有几人”,是他们每天都要统计、上报的信息。
傅丽芳是义乌市教育局疫情信息报送组的一名工作人员。自1月22日接到信息报送任务起,她已连续奋战了40多天。
和她并肩作战的,还有全市49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信息报送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宋樱花老师承担整个集团4824名师生的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她在电脑上存着一份又一份的表格,怕电脑出状况,每天还要手写一份以防万一。忙完信息报送,她还要备课、录制微课,常常从清晨工作到深夜,手臂疼得都抬不起来。
在全市学校信息报送员的共同努力下,每天近28万条信息被及时汇总到教育局,任何可疑数据都要层层追问。
对每一堂课负责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义乌骨干教师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克服重重困难录制微课。
艺术学校骆婷婷老师要录制一节英语课,可她是一个二宝妈。大儿子8岁,小儿子4岁,正是爱闹的年纪。她本想晚上趁两个孩子睡下再录制,又怕影响老人休息,便把“录播工作间”搬到了走廊上。一椅、一凳、一台手提电脑,一条通道,一个人讲课、录课到天明……
同为二孩妈,苏溪镇中老师陈旺燕录制网课的时候,婆婆、爱人各负责搞定一个孩子。
艺术学校的宋佳、江东一小的钱璐莹还在产假中,为了分担大家的压力,主动要求录制微课。
精彩的微课背后,是默默付出的各学科教研员。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共有46名教研员,其中女性约占三分之一。教研员要制定学科一周教学建议,要为几十名骨干教师录制微课提供线上指导、审核,为几百位老师答疑解惑。
截至目前,义乌骨干教师团队已完成并上传2366节微课,视频点击量超100万。
对每一个孩子负责
要让25.7万孩子宅家一两个月,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宅得快乐、宅得健康就更难了。而要让留在湖北的孩子安心,则是难上加难。
音乐老师付菲菲、黄筱婷创作了6首抗疫歌曲,号召孩子们为武汉加油,懂得坚守在家的意义,表达渴望抗疫英雄平安归来的期望,传递欢迎新老义乌人回家的热情。
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团队在教研员陈玲娟带领下,以中考项目学练方法为核心,设计了6节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课,通过在线教学,指导学生在家锻炼。稠城中心幼儿园的虎妈足球队编创“居家趣玩”亲子足球游戏,已完成19个视频的录制,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快乐玩足球。
身处疫区的赤岸小学陈全老师组建“湖北教育人在义乌”和“湖北籍学生在赤小”微信群,帮助同行老乡排解负面情绪,为学校所有19名湖北籍学生提供在线心理疏导,指导家长辅导孩子的学业。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教研员曾旭丽组织陈燕、盛赛琴、杨星仙等35位心理健康教育B证及以上女教师开通疫情防护心理热线,为市民进行心理疏导。
义乌市教育局成立了医护人员子女教育帮扶突击队。26名学生由班主任直接联系,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假期学习与生活。
“前线交给你们,孩子交给我们。”这是义乌教育系统医护人员子女教育帮扶突击队对医护人员的承诺,也是义乌全体教职工对社会的承诺。为了25.7万学生的平安,1.5万女教工始终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