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要“张开嘴”,更要“迈开腿”

——“怀化三人组”招人侧记

▢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昨日上午,记者先后给余新福打了三个电话,不是占线就是无人接听。等接到对方回电已近中午。“不好意思,实在是太忙了,正在县里开会对接溆浦到义乌的返岗复工专列。”余新福在电话那头说。

余新福是义乌市人社局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也是我市首批10个驻外工作组31名工作人员中的一员。他所在的第七组主要负责对接湖南怀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同行的还有来自丝路新区的组长盛华兵和组员傅文华。

“时间紧、担子重、压力大,说实话,刚开始我们心里真的没底。”2月16日下午从义乌出发后,余新福一路上不停地打电话联系对接。在获悉相关县进不了城后,他辗转联系上怀化市人社局就业科的向科长,告知此行的目的,并寻求对方支持和配合。

到达怀化市已是第二天早上九点钟。“对方让我们在住处等通知。我们哪里等得住啊!”车子直接导航去了当地人社局,工作组找到相关科室去面对面对接。“先拉了怀化12个县市区和一个管委会的就业中心负责人,组建了怀化—义乌劳务协作工作微信群。”群是建起来了,但工作一下子无法展开,“当时怀化市里政策不明朗,下面县都在观望等通知”。

经过多方努力,怀化市领导分别对义乌返岗复工工作做了批示。几天后,市里专门下发通知,从市到县再到乡镇、农村逐级发动。“我们的目标是召回老员工、引来新员工,这里人生地不熟,光靠打打电话、磨磨嘴皮子肯定不够,还得迈开步子跑起来。”在接下来的数天时间,“怀化三人组”先后去了怀化市下面的四五个县。

“新晃、溆浦两个县的就业中心主任配合积极,我们就先从这两个地方寻找突破口,再以点带面争取带动其他几个县市区。”2月19日,溆浦到义乌的两辆大巴载着务工人员出发了。三天后,怀化到义乌的专列发车,市长到车站送行。

“你就是余书记啊,和我们下面各个就业中心的主任打得火热,积极性都被你调动起来了……”随行的怀化市人社局局长余建勇拍着余新福的肩膀说:“他们都在说,被你们务实的干劲和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感染了。”

“义乌人就是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对义乌工作机制给予高度评价的余建勇,随即力邀工作组参加下午的局班子会,跟大家现场分享“义乌做法”,并提出:“接下来如果其他地方来怀化招人,就要参照义乌模式去做。”会后,余建勇和其他班子成员主动加入怀化—义乌劳务协作工作微信群,对之后的招工工作起到了有力推动。

余新福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驻外第七组通过高铁专列、客运包车先后输送4200多名怀化籍务工人员来义,协调商会、政府部门动员1万余人自驾返回义乌。这期间,工作组还帮助不少义乌企业顺利对接当地人力资源机构,并把义乌的相关招工宣传信息宣传扩大到乡镇农村公交车站的显示屏。同时,义乌还分别与怀化市及新晃、洪江、沅陵等县签订了长期劳务合作协议。

2020-02-29 ——“怀化三人组”招人侧记 16 16 义乌商报 content_49428.html 1 3 要“张开嘴”,更要“迈开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