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军 文/摄
日前,市民向本报反映:“江滨西路连接经发大道有两条紧邻的文明小巷‘很不一样’,其中一条整洁鲜亮,另一条则脏乱灰暗。
昨日,记者与数位改革体验官沿江滨西路往戚继光路前行,来到位于该地段299号、301号之间的一条巷子。路口有“文明小巷”的标识。走进小巷,给人一种整洁清爽的感觉,地面干净无散落垃圾,两侧工厂或居民楼墙体上刻画着“点亮健康、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宣传墙报,泊车位上的车辆整齐划一。一位路过的市民说:“这条小巷不仅环境卫生好,两侧的公益宣传很有教育意义,而不远处的另一条小巷环境却大相径庭。”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与改革体验官沿江滨西路往戚继光路方向继续前行,来到该路409号附近的一条小巷。巷口矗立着一块写有“望江无名路”的路牌,路牌上方还有一块“文明小巷”的标牌。
一路走一路看,小巷右侧一段约20米的绿化带黄土裸露,还有一片片便溺的痕迹。沿小巷往经发大道方向行走,看到路边墙体、楼体上设有一些公益广告,但其中有一些已经变得模糊。公益广告两侧的墙体上,有很多被粉刷成白色不规则的“斑块”。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说:“以前墙上有不少小广告,这些‘斑块’就是涂抹覆盖小广告留下的。”继续向前走,在小巷边有一家工厂,大门口的伸缩门边有不少垃圾,不远处的路边绿化带里,有四辆共享单车倒在其中,看上去已经很久无人使用了。
记者与改革体验官来到靠近经发大道路口,看到设立在路口处的礼让、右转、禁停标识牌中,有两块已经老旧变形。从经发大道路口进入小巷,路边除了有一块“文明小巷”的标牌外,还有一块“禁止停车”的标牌,但现场两侧停放着20多辆汽车。在小巷的绿化带里,有多辆被遗弃的单车,一旁的墙体斑驳破旧,留有大片粉刷小广告的痕迹,墙边则倾倒有建筑装潢垃圾。
改革体验官表示,背街小巷是城市之窗,随着创建的持续发力,随处可见“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勤俭节约”等墙体宣传,展现义乌特色、传递文明风尚,让小街巷充满灵动和静谧。但也有一些背街小巷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治理,让“文明小巷”名副其实,共建城市文明。